当全国多地还在为市场主体增长放缓焦虑时,深圳宝安区的创业热情正掀起新浪潮——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下称“宝安市场监管局”)消息,截至今年7月底,宝安区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达到1003102户,实现历史性跨越,经营主体数量领跑全国区县。
为何百万企业“用脚投票”?
三个“超预期”揭开谜底
▼▼▼
✅商事登记“超预期速度”
✅青年创业“超预期活跃”
✅营商环境“超预期优沃”
更值得关注的是
宝安跳出了传统“政策洼地”逻辑
↓↓↓
👉免租空间与政策扶持只是基底,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全周期响应机制”——个体户转企业可享“助苗计划”全程代办;
👉制造业园区凭“一园一册”规避九大类监管重复检查;
👉连受罚企业都能同步收到“处罚+修复+合规”三份文书,大幅度压缩信用拯救周期。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分析报告(宝安区2025年第一季度)”中提到,2025年第一季度深圳新设企业宝安排名第二,有12886户,个体工商户达8572户,其中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占比89.8%。
按照上一轮摸排,宝安区主要经营主体分布在工业企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其他则分布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业。
“小老板”们为何钟情在宝安开店?
商事登记“极速办”
是企业主的回答
“上午申请食品经营许可,下午我的饮品小店就开张了!”企业主周丽莉说道。
据悉,宝安区在前海试点“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在小餐饮食品经营许可领域试点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即针对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发业务中经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饮事项,开展低风险经营项目试点工作。对于符合要求参与试点的经营主体,可免于现场核查,大幅缩短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
在重点商圈和大型企业,宝安市场监管局还开展了许可审批“集中办”“反向办”服务,指导推动了意生公司成功获批深圳市首张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宝安政务服务大厅的企业开办专区窗口
“一件事”集成服务领跑全市,开办餐饮店、商场超市证照“一件事”累计办理549件,占全市60.79%,实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日办结”。
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全面推行,现场预约量同比下降61.93%,企业开办“零跑动”“零成本”进一步实现。
AI智能辅助申报再升级,智能机器人“小宝”可自主完成身份证读取、材料上传、回执打印,企业迁入、依职权注销等高频事项。
百万经营主体他们是谁?
创业者画像典型特质是怎样的?
据市公共信用中心粗略统计,宝安区35岁以下青年创业者呈现“三个50%”特征:青年登记市场主体占比、青年创办企业占比、青年法定代表人占比均接近50%。这一比例与宝安常住人口中近半数青年的结构高度契合,凸显其“青春之城”特质。
青年的选择与力量
正塑造宝安百万经营主体的核心群像
↓↓↓
小镇青年出身的“参半”创始人尹阔在宝安把牙膏卖到国内线上第一,印证宝安消费品赛道孵化力;
影石创新(Insta360)从10余人大学生团队起步,依托宝安硬件供应链优势,成长为市值超300亿元的全球全景相机巨头;
蓝动精密从宝安创新创业大赛脱颖而出,团队平均年龄32岁,两年内获国投创业8000万元A轮融资,跻身半导体设备新势力。
宝安也欢迎港澳投资者开办企业。在香港“前海e站通”服务网点,港澳投资者可通过网点代收外资设立等材料,实现港人港企“足不出港”即可一站式开办前海-宝安企业,大大便利香港投资者。
宝安市场监管局走访辖区企业
此外,宝安市场监管局与前海管理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定期更新前海宝安区域内企业总量、各行业企业数量及占比等数据,为前海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支撑。
政策红利正吸引优质港资加速布局宝安。亚太医药(香港)有限公司投资的深圳森港口腔医院落地宝安,投资总额达6000万元(人民币),系《前海总规》发布后全市首家由台港澳法人以独资方式在前海设置的口腔医疗机构。
企业落户要看市场潜力
而市场潜力
直接体现在本地消费活力上
7月12日,宝安大悦城开业首日客流突破42万人次,近100家品牌斩获全国销售冠军,近50家品牌登顶深圳销冠,总销售额近2000万元(不含Apple、汽车)。大悦城开业后至今近一月,热度依旧不减,各楼层还是处于“人挤人”的状态。餐饮区尤为火爆,不少餐厅下午五点就开始出现排队现象。
继海雅缤纷城、壹方城、大仟里、欢乐港湾后,宝安的商圈几乎新开一家,“火爆”一家,这不仅体现了宝安区澎湃的消费活力,市场监管部门营造的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更是吸引企业落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今年以来
宝安市场监管部门
探索在新安试点建设诚信商圈联盟
组织商圈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
并建立“一户一档”诚信档案
宝安区新增“放心消费双承诺”单位369家、消费者权益服务站30家,截至目前,消费者维权工作站已建成283家,实现124个社区全覆盖,行业消费教育家园已建成6家,放心消费双承诺商家共计约2230家。
此外,宝安加强预付式消费宣传引导,面向社区开展消费宣传活动17场次,扎实推进3家预付无忧商圈和1家“无价格欺诈商圈”建设。加强预付式经营治理,数字人民币监管账户累计签约512户、监管资金3.6亿元。
聚焦在宝安的百万经营主体
企业从萌芽到壮大的每一步
都有政策“护航”
这里以精准滴灌的方式
培育发展沃土
质量为基,创新为翼。宝安推进质量标准强企强链强区,出台《宝安区区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累计辅导498家次企业参加质量标准培训,鼓励支持企业主导参与标准研制,今年上半年以来辖区企业新增主导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33项。
宝安高标准推进
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
今年建立了
全市首个数据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
和宝安区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
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2022年9月投入实体化运作以来,创建了全国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平台“宝安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平台”,可提供全球1.6亿条以上专利数据检索服务,“一对一”为辖区企业精准出具专利分析报告、竞争力分析报告600余份。
今年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落地15.08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1月至5月,全区三种专利授权量21956,居全市第一,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799件,居全市第二。
梯度服务,静待花开。宝安为企业提供的“助龙+助苗+护园”综合服务中,“码上问需、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模式,聚焦辖区重点企业、重点园区;薪火助苗行动推动个转企转型升级。探索打造的“护园”(工业园)综合场景中,整合了食药安全、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9个市场监管领域业务条线,实现“上一次门,查多项事”。
信用护航,无事不扰。监管也在做“减法”,宝安深化运用“随信综合查”模式,制定跨部门检查计划18个,联合检查占比达38%,实现“一次进门、查多项事”,减少重复检查60%以上。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列异”白名单动态更新和信息复核机制,完成高风险“空壳”企业现场核查1979家。
从质量标准筑基到知产金融活水
从个体户转型到园区共治
宝安正以“政策陪伴”取代“政策刺激”
坚决守牢辖区安全生产底线
积极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中
陪伴宝安经营主体交出“时代的答卷”